如何归类薄荷素油
2020年12月17日、2022年2月7日,A公司以本公司为收货人、消费使用单位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向海关申报进口(亚洲)薄荷素油2票,申报总价合计263232美元。A公司在上述2票报关单项下,商品编号均申报3301250000(其他薄荷油),对应进口暂定关税率为5%,增值税率13%。
经查,上述(亚洲)薄荷素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32%-45%,薄荷酮18%-30%,新薄荷醇1%-4%,异薄荷酮4%-8%,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33.02税目的描述,即“工业原料用的芳香物质的混合物及以一种或多种芳香物质为基本成分的混合物(包括酒精溶液);生产饮料用的以芳香物质为基本成分的其他制品”,应归入商品编号3302900000项下,对应进口关税率为10%,增值税率13%。据A公司称,A公司系因采纳了同行的建议,申报了错误的商品编号。
经计算,上述2票报关单A公司共涉及漏缴税款96708.06元。
争议焦点:如何归类薄荷素油
海关归类律师张严锋提示:
本案中,A公司将进口的(亚洲)薄荷素油归入3301250000而不是3302900000导致归类错误被行政处罚,首先看一下这两种税号的详细信息:
商品编号3301250000,商品名称为 其他薄荷油,最惠国进口税率15%,普通进口税率90%,暂定进口税率5%,进口消费税0%,进口增值税13%。
商品编号3302900000,商品名称为 其他工业用混合香料及香料混合物,最惠国进口税率10%,普通进口税率130%,进口消费税0%,进口增值税13%
案例中(亚洲)薄荷素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32%-45%,薄荷酮18%-30%,新薄荷醇1%-4%,异薄荷酮4%-8%。
首先我们看33.01的税则子目注释:精油(无萜或含萜),包括浸膏及净油;香膏;提取的油树脂;用花香吸取法或浸渍法制成的含浓缩精油的脂肪、固定油、蜡及类似品;精油脱萜时所得的萜烯副产品;精油水馏液及水溶液(+):
— 柑橘属果实的精油:
12 — — 橙油
13 — — 柠檬油
19 — — 其他
— 非柑橘属果实的精油:
24 — — 胡椒薄荷油
25 — — 其他薄荷油
29 — — 其他
30 — 香膏
90 — 其他
精油来自于植物,是香料、食品及其他工业的原料。它们通常具有复杂的组分,含有各种比例的醇、醛、酮、酚、酯、醚及萜烯。这些精油不论是否因去萜而改变香味,仍应归入本品目。其中大多数精油是挥发性的,其沾于纸上的污点通常很快消失。
它们可通过多种方法制得,例如:
(一)压榨法(例如,从柠檬皮制取柠檬油)。
(二)蒸气蒸馏法。
(三)用有机溶剂(例如,石油醚、苯、丙酮、甲苯)或超临界流体(例如,加压下的二氧化碳气体)萃取新鲜的植物原料。
(四)萃取由花香吸取法或浸渍法所得的浓缩物。
再看3302的税则子目注释:33.02 工业原料用的芳香物质的混合物及以一种或多种芳香物质为基本成分的混合物(包括酒精溶液);生产饮料用的以芳香物质为基本成分的其他制品:
10 — 食品或饮料工业用
90 — 其他
本品目包括在香料、食品、饮料工业上用作原料(例如,在糖果、食品或饮料中加入的芳香物质)或在其他工业(例如,制皂)上作原料用的下列混合物:
一、精油混合物。
二、香膏混合物。
三、提取的油树脂混合物。
四、合成芳香剂的混合物。
五、由两种或多种芳香物质组成的混合物(精油、香膏、提取的油树脂或合成芳香剂)。
六、一种或多种芳香物质(精油、香膏、提取的油树脂或合成芳香剂)与添加的稀释剂或载体(例如,植物油、葡萄糖或淀粉)的混合物。
七、其他章的产品(例如,调味香料)与一种或多种芳香物质(精油、香膏、提取的油树脂或合成芳香剂)的混合物,不论是否与稀释剂或载体混合,也不论是否含有酒精,但这些芳香物质必须构成混合物的基本成分。
通过除去精油、香膏或提取的油树脂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分,以致所得产品的组分与原来产品明显不同,这种产品仍作为本品目的混合物归类。例如,薄荷酮油(通过冷冻胡椒薄荷油,然后用硼酸处理除去大部分薄荷醇而得,主要含有63%的薄荷酮及16%的薄荷醇)、白樟油(通过冷冻并蒸馏樟脑油以除去樟脑和黄樟脑而得,含有30~40%的桉树脑及苎烯、蒎烯、莰烯等)和牻牛儿醇(通过分馏香茅油而得,含有50~77%的牻牛儿醇和不同量的香茅醇及橙花醇)。
因此,通过除去或添加部分主要组分从而被标准化的精油、香膏及提取的油树脂,如果所含成分仍在其天然状态的正常范围之内,归入3301品目。但进行分馏或其他改性(脱萜处理除外)以致所得产品的组分与初始产品明显不同的精油、香膏及提取的油树脂,则不归入3301品目(通常归入品目33.02)。
3301品目也不包括与稀释剂或载体(例如,植物油、葡萄糖或淀粉)配制的产品(通常归入品目33.02)。
3301品目的精油应该具有复杂的组分,含有各种比例的醇、醛、酮、酚、酯、醚及萜烯,属于天然状态。而案例中(亚洲)薄荷素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32%-45%,薄荷酮18%-30%,新薄荷醇1%-4%,异薄荷酮4%-8%。已经超出天然状态的正常范围之内,所以不符合3301品目规定。
可以参照下图薄荷毛素油的归类决定,了解归类思路。

上海峰京律师事务所
张严锋 商量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3895号

